2025-04-17

跨境电商资讯: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,跨境

小龙虾火锅
我的C位

作为一名美国站的Mini 卖,最近的关税弄得焦头烂额,于是自己写了点材料捋好思路,确定好方向再前进。发到论坛,希望各位大卖指正。
背景:
截止4.11日美国站关税已经增加到145%,运费成本从之前美森的海运13-16左右,已经增加到24-27,空运成本从原来的50左右,增加到62-65。每千克的价格基本上增加了13左右。(大概的价格,12+千克,货多肯定不是这个价)


并且美国的政策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,不排除后续进一步恶化直至无法做美国站的可能性。


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贸易战必定会导致美国通货膨胀,可支配收入降低,影响顾客的消费欲望。
问题:
由于美国的物流成本飙升,并且美国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,大幅增加了查验的概率,也就导致了时效基本上得大幅度延期,不得不延长备货的周期,叠加上关税的变动,风险增加了很多。如果美国人收入收到影响,或者通货膨胀加重,单量降低,或者价格内卷,美国站的情况会迅速恶化。
好处:
由于美国T86政策的收紧,国内小包裹直邮的路直接被堵死了,会进一步减少来自FBM,TEMU,SHEIN等平台的低价影响,或许会增加FBA的竞争力。

是否坚持跨境电商这个行业?


最近几年,国内经济环境不景气已成事实,大规模的国家补贴就已经能证明这一点,本就内需不足,产能过剩。美国又是占据很多市场,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,美国市场做不了,必然会进一步的导致产能过剩,进而导致一大批跨境电商公司裁员或者倒闭,跨境工厂裁员倒闭。

虽然跨境电商并没有占据国内GDP很大的比重,但是这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行业,那些原材料或者芯片价格上涨,对于普通人比较远,如果沿海地区众多的供应链裁员倒闭,波及的员工数量就很多了。
综上所述,不仅仅是跨境电商的寒冬到来,国内电商也是更加内卷,如果在跨境的行业能拿到一万多的工资,那换行的话,估计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。因此感觉,目前跨境电商依然是最优解。虽然更加艰难,但是从中找到突破口,赚美元还是要比赚人民币轻松。

是否坚持亚马逊这个平台呢?


目前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就是亚马逊,还有temu、ebay、速卖通等,亚马逊美国站、欧洲站的运营逻辑很多都是单链接小爆款模式,也就是用心做一条链接,能够有更多的销量,这个销量的上限可以很高,从而保证利润。其他平台,包括temu,走的是多链接,薄利多销的模式。

如果是习惯做精品运营,重新去铺货,一个包裹赚取1,2人民币的利润,那还真不想做。(其他平台了解不多)习惯了亚马逊的打法,换其他平台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,美国的政策并没有多么针对哪个平台,但是那种小包裹直邮的模式被堵住,更不利于其他小平台的发展。


temu本质上是一个新平台,上面的链接不够多的时候,上去一个新的产品,就能有一定的单量跟利润,但是长期发展,链接都被填充,利润一定会被平台极致压缩,直至没有利润,或者后续也是需要广告投入的,这是平台发展的必经阶段,所以感觉这个平台也是红利殆尽了。因此目前看来,亚马逊平台还是最优解。

做亚马逊是否坚持美国站呢?


美国的关税政策,目前处于非常不友好的境地。在我看来,应该专注目前已经能赚钱的产品上, 能赚钱,并且有一定利润能够覆盖关税带来的物流成本上涨的,可以继续做,观望一下后续的政策。对于需要开模、研发、重货、薄利多销的产品,目前果断搁置,否则一旦关税变动,有可能毫无利润可言。随着物流成本上升,查验率上升,美国站的风险是直线增加的,有可能赚的钱都赔进去了。


同时,也观察一下亚马逊的其他站点,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产品跟利润。


欧洲站估计后续也会有大量美国站卖家涌入,加上各种认证、税法,感觉欧洲站的利润也会有大幅度影响,广告费也会拉上去。日本站亦然。


因此结论是,美国站能赚钱的先稳住,投入产出比不佳的、备货周期长的,果断搁置,观望政策。同时考察一下其他站点,尽量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

别的站点虽然没有被关税影响,但是势必会竞争加剧,利润进一步压缩,本质上还是供需关系决定利润,如果美国站做不了了,势必会唇亡齿寒。

全文总结:
从目前来看,凛冬将至,但是国内各行业,各平台都已经是寒冬了。在经济衰落的周期下,形式已经是不可避免地变坏了。但是综合来看,亚马逊似乎还是最优解,换行也不一定能比现在好。


亚马逊平台也依然是比较好的选择,但是美国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,尽量去做风险小的产品,其他的产品还是先搁置。并且多看看其他站点,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面均摊风险。等待政策的变动再伺机而动。

展望:
要是特朗普出以下政策,那美国站怕是得彻底放弃了,按照特朗普的性格,也不是不可能。(纯属个人臆想,未严格思考是否可行)


1、严查税务低申报
2、销售平台需要核查过关单的税务信息才能销售或者提款
3、美国站加入VAT,跟欧洲一样
4、如其他国家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并且少关税,那就对中国产品征税,比如你要美国减免10%的税务,那么需要该国对中国产品增加20%关税。
 

「 精彩回帖 」

匿名用户

最近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,作为在跨境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老菜皮,对于大伙们关心的两个大问题,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,欢迎评论区讨论!
 
1. 中美最终会走向谈判么?高关税时期会尽可能短么?
我个人的看法就是:放弃幻想!中美双方已经博弈到白热化阶段,是没有任何可谈可妥协的空间。随着东升西落,这是旧秩序破除,新秩序建立的纪元。
从我们这次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来看,就是等着川普给我们加关税,我们主动反击,包括半导体原产地认证等等。我们从逻辑上分析为什么川普会像全球开炮 - 大家想想,川普团队上任接近三个月来做成了哪些事情?
二毛停战?停不下来
逼迫伊朗妥协?目前没看到伊朗妥协的样子,伊沙和解无法破局;
100天内访问中国?连续的小规模加关税试探全被我们反击,派参议员来跟我们谈也没谈成;
内部反腐削减预算?确实砍了一些部门和预算,但是马总管一半都没干到都要辞职了。
川普自己知道,外部无法动刀收割中俄,只能掉头收割内部,整合盟友,但是显然操之过急,因为他们团队知道,再不做出成绩,很快就会被内部力量反噬。这两天的10年期/3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就很能说明问题了。就在今天,美国商务部跳出来说通过中间人跟我们进行谈判接触 - 两个大国之间谈判还需要中间人?我们显然不准备跟他们谈了!
2.  跨境行业还能做么?
包能的!虽然有一系列内外部的挑战,但是中国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,拥有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以及供应链基础设施,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被改变。很多人说东南亚,越南,印度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抢走了,对我们有点影响吧?- 实际上对我们来说,也需要抛掉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(附加值太低了),且东南亚国家没有完整的能源电力供应,没有特高压输电技术,是没有办法在更高层次的制造业与我们竞争的。
那么要怎么做?只能转变思路,不能盯着美国一家市场看。不过这两三年其实大部分类目挺内卷的,利润也不高,有些项目不赚钱正好砍掉也没太大影响。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:


- 不仅局限于亚马逊这个平台,虽然AMZ是最大的平台,但我们跨境搬砖人需要去学习适应一些新的东西了,往跨境复合型人才方向去走,充实自己;


- 高精尖技术类产品转移(技术壁垒不怕关税!我有别人都没有!);


- 目光投向欧美以及金砖国家体系,前两点都需要一些时间沉淀,这点是短期内比较现实可执行的,但是遇到的问题就是会有大量卖家涌入打价格战,对中小卖家不是很友好。
转型确实会有阵痛,但是不想办法转型,真的就没机会了!这就是斗争的残酷,是斗争总会有损失有牺牲的!至少我们国家现在足够强大,美国人不敢与我们开启热战,我们不用真的上前线去跟他们拼命,去真刀真枪硬干。
感觉我啥也不是,欢迎大佬补充..
我们每个搬砖人都是这个时代下渺小的尘埃,既然没办法改变这个大环境,那么就顺势而为,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做的,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?
最后祝各位跨境搬砖人都能在这段时间内保护好自己,平平安安,咬咬牙扛住这波冲击!觉得累了,就出去走走看看玩玩,也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!正义必胜。


不惊云

赞同来自: biki2018 、 大言炎炎 、 yomo111 、 黑色的 、 用点心做好菜

随着特离谱的二进宫,关税大棒砸向种花家,这几天的舆论场是纷纷扬扬,各路大神争相坐坛说法,有恐慌不已的,有说斗争的,也有说爆单的,也有说订单量腰斩的;也有对外贸持悲观的,恐慌的,焦虑的,担忧自己未来怎么办,今天我也贴个尾巴,扯一回虎皮,浅浅聊一聊特离谱时代下的跨境人的生存。
 
         鲁迅说:让子弹先飞一会儿。
         鲁迅:"我没说过这个话"。
不管鲁迅说没说,我们先让子弹飞一会儿,特的尿性就是这样,东一下,西一下,主打一个让你措手不及的信息差,把种花家的声东击西,围魏救赵或者说是瞒天过海玩的很溜,看似声东,实则击西,调动他国从而从中利用时机差获利,主打一个"打得过我就枪,打不过我就不认账,装作没有打你这回事",说不要脸毫不为过,但是对商人来说,这脸要来何用?刀乐才是真爱!


自古有言:无商不奸,无奸不商。奸不一定是贬义词,这主要说的是商人精明,特只不过是把这奸用到了村与村的交道上。
这种环境下的跨境,肯定是有波动的,但真的是没有希望了,要转行吗? 大可不必,听某一言。
我们先从FBM说起,尤其是10美金以下的产品,这个我是深有体会


举我一个产品为例:某工业品,自发货,售价9.99刀,采购价13,计费重0.18kg,上个月运费33,上上周运费39,刚又看了下运费试算,差不多还是这么多。


乍一看发现没涨价,然后去和某 FBM 货代沟通下,发现事情并那么简单。


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,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最优解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,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最优解 

如果真如FBM业务说的会比较多的话,假设10/kg,也就是一个品增加了2块的运费,那我这个品确实是要换了,利润被运费吃干净了。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低客单价的品来说确实是打击挺大,不涨价只能是做慈善,果断选择涨价,毕竟这个品我是自发货,利润为主,没利润做个锤子,卖不动就换品,我卷个锤子卷,没利润卷铺盖睡桥洞么。
随后去和某通业务沟通了下去美国的FBA
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,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最优解
也就是说如果我上面那个货发FBA的话,不管空运海运,单个成本要增加 0.18*9=1.62 元,折合美金大概 0.22 美金,也就是说我要提价 0.25美金以上才能回到以前的利润;但真实情况是有多少人选择了提价的?哪怕是其他帖子里说的那些大牌也不见得提价了

假设1KG的品增加了也就1.5美金的运费左右,而1KG的品售价基本不低于50刀了,故而大部分卖家选择的是不涨价,保排名也无可厚非,生意本是无声修罗场,你下它就上,这里也不能说哪个村的人喜欢卷价格,而是每个村都是差不多的,有利益就有争斗,人性如此,不分村落,也希望大家也不要总说自己村的人喜欢卷,借用金老一句话就是"有人就有江湖,有买卖就有伤害"。
如此环境下,作为跨境人怎么办,不说破局,先说生存。


咱们有句古话叫:商不言政。
啥意思?


我们作为一个商人就做好商人的事,商人要做的事就是让对的品在对的时间出现在需要的人手里,当然出现在不需要的人手里也可以。比如说卖和尚梳子。卖商品以外的事情我们就不要去操心了,谈论可以,但若是因此忧虑恐慌,那就大可不必。


天塌了还有一大帮子人在顶着,怕啥,焦虑啥,安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了。选个好品比内耗有用多了
如古语言: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达。不要悲观不要慌,太阳下山有月亮。

小龙虾火锅  • 武汉

FBM的确很难有利润了,特别是5月份以后,小包裹就不能走T86了好像。其实FBA最主要的不是运费上涨,这一些运费也是能承受的,最担心的是贸易战逐步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,亚马逊都是重投入,万一货不能清关,万一清关被查低申报,万一后续美国人消费意愿差,等等诸如此类的,毕竟大家备货基本都是几个月开外的,备货的时候风险也得看在几个月开外

不惊云  • 深圳

@小龙虾火锅: 风险与机遇并存,看各公司自己把控发货风险,少量多发

不惊云  • 深圳

@willwsdwd: 你可能误解我意思了,关税的事自有高个去操心,我辈杂草只能在这环境中随机应变生存,决定不了村与村之间的纠纷。所以就是各自做好各自分内的事,随机应变,村子内管事们的事跟我们没关系。

Elsa520  • 东莞

辛苦楼主,满满的正能量,虽然很难大家还是要积极乐观的战斗

匿名用户

赞同来自: 小龙虾火锅 、 Anyone 、 PUzhang 、 Kepler

现在做电商的货,基本都是拼柜散货,一条柜子里可能塞了几百上千种不同的商品,海关根本不可能每一个都仔细查。跟以前那种传统外贸不一样,那时候一条柜子就装一种货,申报必须老老实实来,一旦被查就全军覆没,根本不敢乱来。
现在所谓的"双清包税",说白了就是"低申报",比如一件明明值几十块的货,报关的时候只报个一两块钱,具体怎么操作就看货代公司怎么把控了。本质上还是走灰色路线。所以才会让人觉得,怎么关税涨了这么多,但运费也就贵了一两块钱,好像也没多大事儿。
但真要哪天美国那边把这个"灰清"的口子彻底封死了,不能再低报、只能按真实货值来申报,那电商这条路就真的凉了。现在我们做电商,选"货代双清包税"服务,其实就相当于把报关的锅都甩给货代了,他们来负责交税。我们这边感受到的,只是运费涨了点。
就拿前段时间来说吧,关税一口气涨了34%,货代立马通知我们运费涨2块钱一公斤。但他们实际报关的时候,肯定不会按真实货值来报,可能就写个1美金,甚至更低。
最近在"知无"上看了一圈,大佬们.........

小龙虾火锅我的C位作为一名美国站的Mini 卖,最近的关税弄得焦头烂额,于是自己写了点材料捋好思路,确定好方向再前进。发到论坛,希望各位大卖指正。背景:截止4.11日美国站关税已经增加到145%,运费

原文转载:https://www.kjdsnews.com/a/2133203.html

如何才能抓住Prime Day红利,实现利润最大化! 亚马逊review直评是什么,上直评时要注意哪些问题? 挑战俄罗斯!美试图在北极开辟新战略港口 亚马逊如何选品?亚马逊小白必看的9大原则! 中美关系成G20大阪峰会最大焦点,世界盼双方早日和解! 买家为什么发起纠纷?速卖通卖家必知:8大货物纠纷! 墨西哥TikTok日销榜第一!小众美妆品牌如何成为TikTok新顶流? 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,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最优解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