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9-02

【职场成长】一篇文章,讲清复盘!

任正非认为,将军不是教出来的,而是打出来的。

一个人能力的替身,从来都体现在自身的能力迭代和不断成长之中。

成功需要复盘,失败也要复盘无论何时,复盘都是自我升级的必经之路。就像学生时代那本错题集,日复一日的整理知识漏洞,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了。

职场复盘就是走出校园后,为我们人生准备的错题本。人生的题目太多了,没有属于自己的错题本,只会将问题堆积,在错误中迷失自己的方向,被优秀的人甩在后面。

一、复盘:一种"更高层次的思考"

复盘源于古老的东方思维,这种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思考和管理的工具,更是一种文化。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,也称"复局",指对局完毕后,复演该盘棋的记录,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。

复盘很小,小到似乎无足轻重。复盘很大,大到可以影响人生。人与人之间原本真的差不多,是什么导致了最后"差之千里"?人的经验是从哪里来的?知识是如何产生的?成长进化的本质是什么?

古代罗马皇帝马可·奥勒留在他的《沉思录》中,提及了古罗马的皇帝的学习方式——沉思。抽身而出进行沉思、反思,是个体能力的一项重要修炼。

曾子就很善于反思与反省,他的至理名言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,叫做"吾日三省吾身"——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而不习乎?

二、复盘误区:复盘=我做了什么

很多人对复盘有一个误区:认为复盘就等于我做了什么。

比如:

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临睡前,总结一下:今天做了哪些事情?有什么收获?给自己这一天打个分;

周末,回顾自己这一周做的事情,发现没有达到预期,反思一下:是不是时间管理做得不好,没有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?

又或者:终于做完了一个项目,开一场总结大会吧,会上,大家凭着回忆和直觉,讲一讲在项目中做得好的经验、做得不好的地方,然后把内容整理下来,封存起来,当成对这个项目的复盘……

这也许是很多人习惯的模式。

这种模式有用吗?

有,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程度,是远远不够的。

为什么呢?

试想一下:复盘的目的是什么,是让自己觉得我做了很多事情,从而感到很满足吗?或者,是让自己发现我做得还不够好,从而想办法去弥补吗?

其实都不是。

复盘的真正目的,是让自己把过去的每一天、每一次行动、每一个任务,都变成自己的养分,把它们吸收,化为己用,让自己比起过去的自己,再多迈出哪怕一步的距离。

也就是说:一天过去了,它其实就已经过去了,你再去纠结它是否充实、是否留有遗憾,其实没有多大意义,关键的是:我能够从中获得什么?

永远从过去获得力量,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 —— 这才是复盘的意义。

所以,很多地方会教你:要做每日总结,要给自己的每一天量化、打分,要经常反思我做了什么,要关注结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……这些方法对不对呢?

都对,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里,其实效果是很有限的,用一个大家熟悉的PDCA循环来讲。

三、如何复盘?

(一)底层逻辑:PDCA循环


大多数人做事情,着眼于P和D。也就是:先考虑我要做什么,然后去行动。他们关注的是行动,也就是我做了哪些事情。

好一点的思维模式,着眼于整个 PDCA 循环,也就是:在行动之后,会去思考:我有没有达成我想要的结果?如果没有,是什么地方产生了阻碍?我如何

能够克服它们、调整计划?—— 这是反思。

他们关注的是结果,也就是我做得够不够好。

但最有效的是什么呢?

是给 PDCA 循环,再套上一层监测循环,像这样:


也就是说:整个思考和行动的过程中,你都要始终跳出自己的角度,从第三方的视角审视自己,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记录下来,并加以审视,从中找出自己能够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你关注的是什么呢.............

原文转载:http://fashion.shaoqun.com/a/1189878.html


usps快递查询:http://www.ikjzd.com/w/513
赛兔:http://m.ikjzd.com/w/2375
B2Brazil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3
Mercantil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4
台快物流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5
AEO认证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6
Foreve21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7
凯瑞物流:https://m.ikjzd.com/w/2358
安徽旅游:https://www.30bags.com/domestic/anhui.html
跨境电商:https://www.sellergrowth.com/tags.html
亚马逊要求提交FCCID认证:https://www.ikjzd.com/articles/1564440187746762753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